“中国区域间人均GDP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是经济的过度集中,而是人口过于分散,要加快实施以中心城市为带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教授,在近期 “高顿名家讲坛”上海专场主题分享中提到,并从不一样的视角,阐明了集聚化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在经济规律与政策导向的双重作用下,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陡然加速,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
都市圈化影响房地产格局
按照发改委《指导意见》中的定义,都市圈是“以特大超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城镇数量多、人口密度高、相互联系紧密、同城化态势明显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都市圈的区域联动性打破了都市圈外围城市传统的县域经济模式,促使外围城市加速向都市圈经济转型。除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之外,外围城市房地产市场更大程度上受到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影响。以房价为例,都市圈外围城市的房价与其所受辐射带动的城市核密切相关。受益于都市圈一体化,都市圈辐射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将获得与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相当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状况本质是由当地人口流动状态决定。人口在都市圈的分布显然也会影响都市圈的房地产空间格局,重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也将呈现都市圈化。具体表现为都市圈核心区的房地产存量房比例越来越高,而增量房越来越多的分布在都市圈的外圈层城市,核心区房地产市场更多满足刚需,租赁住房和保障房的比例将越来越高,而都市圈外圈层兼顾刚需和改善需求,新增住房市场将大大增加。
旭辉集团CFO揭秘都市圈发展红利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都是采取一二三四线城市分级的视角,随着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快速发展,这个视角应该转换为都市圈的视角。在这一视角下,都市概念大范围外延,中心区住房需求也得以向外释放,外圈层房产开发价值大大提升。那么,都市圈的发展是否能带来房地产行业新一轮的增长?房地产行业又应如何抓住都市圈发展红利?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潜力孰高孰低,企业如何选择投资方向?
12月15日19:30,作为高顿财税学院生态合作伙伴、“名企CFO标杆行|走进旭辉”课程特邀讲师,旭辉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欣先生将做客CFO饭团社第五期,以“从房地产行业布局看都市圈时代发展红利”为题,围绕都市圈发展红利及其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旭辉集团财务“铁三角”原则等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对话仲量联行中国区战略顾问部总监徐岱雄先生、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学与金融学副教授邓筱莹老师,将上演一场不容错过的思维碰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