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教育再登央视 农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高顿教育再登央视 农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高顿财税学院2020-01-03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能否保证脱贫任务如期完成,如何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成为当下聚焦的关键。12月24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热线12》栏目重磅报道了高顿教育在公益领域的探索,通过镜头展示了产业扶贫模式下,“暖锋计划”创客们扎根于云南省富宁县那瓜村和里那村,开展扶贫工作的场景。
画面中,来自高顿教育的暖锋创客们带着村民在满是泥泞的田间地头劳作;组织留守在村里的妇女制作绣品,这就是高顿教育“暖锋计划”在富宁的两大扶贫项目:沙糖橘种植和洞波刺绣。
 
2018年,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和振兴乡村的号召,高顿教育与上海市虹口区对口援建县——云南省富宁县人民政府签署《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并随即启动了“暖锋计划”公益项目。
 
“暖锋计划”是高顿教育系统性参与公益扶贫的开端,选派有创业精神、有想法、有热情的优秀员工到农村挂职兼任村长助理,做乡村创客,也是希望能以产业帮扶为支点,整合资源,探索出一条“授人以渔”的可推广扶贫模式。
(高顿教育集团创始人李锋与富宁县委书记陈家兴签署《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
 
对高顿而言,教育与农业,育人与育苗,本质上并无不同。这也是高顿教育最初选择农业扶贫模式的原因所在。
 
据“暖锋计划”的负责人陈若诗介绍,选择开展沙糖橘种植项目,是在对当地土壤、气温及降雨量等因素做出系统性、科学性调研后,再结合当地乡政府对全乡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所做出的决定。这是农业扶贫需要的因地制宜,在年轻的创客们眼中,与培训学员时的因材施教,十分相似。
 
据了解,富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约有132个贫困村,暖锋创客们驻扎的那瓜村和里那村恰好是这其中扶贫工作推进最为困难的。
 
驻扎在那瓜村的暖锋创客王晓波在镜头前表示,沙糖橘种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许多村民不同意流转土地。为了转变村民观念,画面中,创客们在村委会的陪同下挨家挨户登门走访,至今已完成土地流转160余亩。
 
这160余亩沙糖橘基地每年土地流转费用超过10万元,通过分红、增加就业等形式为贫困户每年增收超10万元,并将在两年后,与洞波刺绣项目一起,每年为当地创造超百万元收入。
 
显著的扶贫效益和当地村民的支持认可,使高顿教育在获得央视关注的同时,还于今年11月获评《公益时报》“中国公益企业”。聊起“暖锋计划”,曾有老乡开玩笑说:“以前一年到头就刨了点玉米、稻谷,现在种地不仅有租金收入,在地里还能刨到钱。”据陈若诗介绍,流转土地的村民每天在沙糖橘基地做工,还可额外获得80至100元的收入。
(高顿教育获评“中国公益企业”)
 
新商业文明时代下,经济效益已不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甚至从某些层面来说,企业的价值开始在于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实质性问题越多,企业价值就越大。
 
作为财经教育界的领创企业,高顿深耕财经教育十余年,服务超80万学员、6万家企业,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财经学术积淀、广阔的学员与企业资源,并已逐渐将公益内化为企业社会责任。
 
除“暖锋计划”的农业扶贫项目之外,无论是发挥学术和资源优势开办“财经力量”等财商公益讲座,或是联合高校设立奖助学金,都足以证明,高顿教育已开始主动探索并承担教育企业可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将在未来持续以教育之心,行公益之事。

点击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索取:《2022年课程体系计划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