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新三板明星公司神州优车发布2017年半年报,自诞生以来就持续烧钱大战的网约车行业终于看到盈利曙光。数据显示,神州优车2017年上半年总营收44.45亿元,毛利率为5.41%,首次实现毛利转正。尽管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然亏损近4.6亿元,但相较于上年同期23.71亿元的亏损额,净利润增长幅度高达80.61%。这堪称网约车行业的一个标志性节点。至少印证了这一创业风口(或者说曾经的风口)的盈利模式是可以讲通的。不过,神州优车一直在强调自己并非单纯的网约车公司,同时,始终有别并**于其他C2C起家的网约车平台。神州优车董秘兼CFO陈良芸对记者表示,“我们依然认为C2C模式很难盈利,赚钱还是要靠B2C。”
根据其年报公开信息,神州优车将业务划分为两个单元以便于财务数据统计:专车业务分部和其他业务分部(主要包括汽车电商业务——神州买买车及汽车金融业务——车闪贷)。神州买买车及车闪贷均是2016年下半年开始正式运营,2017年上半年开始发力,成为神州优车多元化策略的战略重点。
整体毛利转正,只待单一板块“补足”
根据半年报,神州优车集团整体毛利已转正。将这一成绩拆分到三大业务中,专车服务和金融板块也均已实现单均毛利转正,只有电商平台神州买买车毛利率尚为负值。
数据显示,2017年期间,专车业务分部对外交易收入27.95亿元,亏损总额约2亿元;其他业务分部对外交易收入16.50亿元,亏损总额为2.97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神州优车深耕多年的专车业务作为“网约车新政**受益者”,盈利趋势进一步显现,其亏损额同比大幅度收窄。
无论是陆正耀本人还是直面资本市场一线的陈良芸,都反复强调“我们做的事情,盈利模式一定要足够清晰。”在其半年报所列“收入”说明一项中,也可以发现其非常笃定的表述:
专车服务收入
本集团于资产负债表日,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情况下,按已经发生并预计能够收到的服务费确认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是指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交易是否完成能够可靠地确定,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提供劳务收入总额,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本集团向客户赠送代金券进行促销,客户可于订单结算时抵扣。
销售车辆收入
本集团已将车辆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并不再对该车辆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和实施有效控制,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确认为收入的实现。
利息收入
按照他人使用本集团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自2016年7月份网约车新政出台之后,神州优车以其在政策合规、早期成本优化等方面的优势迅速胜出。当前的网约车市场无论是业务创新空间还是资本关注热度,都已经进入了平稳期(当然,我们尚不能断言已触及行业天花板)。对于神州优车而言,在网约车市场的地位已进入安全区。“对于网约车这一行业,只要单均运营成本降到某一数值、用户订单量稳定到某一数值,盈利是非常清晰可见的事,这个逻辑很简单。当然,每家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服务能力是有差异的,不是所有网约车平台都能盈利。”陈良芸称。在当前市场格局下,这种“过来人”的心态也并非盲目自信。
全面盈利?拭目以待
专车服务费、车辆销售价差、利息,这三项收入确实是一目了然。稍作分析即可得知:第一项已进入盈利通道,并保持了一定优势;第三项计算方式简单,“贷款付利息”,在严格风控的前提下,只要不出现极端案例(主要是坏账风险),利息收入基本可视同净利润增长的一部分;风险还是落在汽车电商平台。
陈良芸称,电商平台的盈利逻辑也十分通畅清晰,“我们在厂商端有采购成本优势。买买车实际上就是汽车团购。先期亏损是由于在推广期和用户积累期的营销费用及线下实体店扩张成本比较大。同时,买买车不是纯线上模式,是O2O闭环,我们有线下门店。线下门店建设及人工支出,都是前期的固定成本,随着交易量提升,实际上平均成本是下降的。和专车服务同理,成本曲线和收入曲线到达交叉临界点,就意味着进入盈利期。”
财报数据显示买买车及其它业务收入2017年上半年比2016年全年翻了一翻,成本则没有相应的翻倍,成本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亏损在收窄,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陈良芸的说法。
至于这个节点何时能够来临,相比较半年报当中较为谨慎的表述——“2016 年下半年正式运营神州买买车、神州车闪贷两大新业务板块,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资金需求大。公司短期内仍然可能存在亏损的风险”,陈良芸给出了一个更乐观的预期,“争取在年内。”
然而,交易过程更为复杂、消费频次更低、客单价更高、涉及利益相关方更多的汽车电商的盈利逻辑是否符合神州系一贯的“路径清晰”预期,还要拭目以待。关于神州优车的业务偏好,我们这里还有一个生动的注脚:共享汽车正在取代网约车成为新的资本热点,神州优车是否打算入局? “不,我们还要再看看。关注是一定会关注的,但共享汽车的盈利模式目前尚不清晰,神州优车不会冒进这样的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首席财务官》杂志社所有,文/本刊特邀记者 王廷飞。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