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正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中毅达(600610.SH)处境的真实写照。
8月28日晚间,中毅达发布2017年度半年报。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36万元,较上一年度同期实现扭亏。
然而,这样一份经营明显好转,也具有利好意味的财报,却意外地遭到公司四位董监高的弃权应对,原因则是无法对半年报的正确性、客观性作出判断、保证。
中毅达一位核心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半年报的发布,公司内部无论是流程还是审核,均是极为严谨的。同时他认为,从其个人角度而言,在目前公司内忧外困的情况下,四位高管投出弃权票,更多地或许是在采取“自保”。
此外,对于目前仍难确定的公司实控人,该核心高管表示,整个工作虽然已有进展,但因未能达到交易所的要求,而不得不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
半年报遭弃权应对
根据中毅达**披露的今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前六个月实现营收3.23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667.1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117.3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518.1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但这样一份让外界略显满意的财报,却因为中毅达多达四位高管的弃权表决,而横生枝节。公司公告显示,在董事会进行半年报表决时,董事李春蓉和独董张伟均投出了弃权票。
对于各自弃权的原因,李春蓉表示,在于中毅达子公司上河建筑的业绩承诺没有出具专项审计报告,以及董事会审议通过的1亿流动资金借款用途没有披露;张伟则认为,由于中毅达2016年年报即存在错误,因此今年半年报的数据在未经审计情况下,自己无法判断报告的客观性。
上述提及的,也被监事张秋霞和副总经理陈飞霖所认同。张秋霞还表示,公司实控人至今未披露,作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事项,也应在财报中说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上述多位董监高提及的2016年年报财务数据错误一事,为其财务报表中存在大量空白表格,且有前后文矛盾的地方。比如,财报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的上期发生额与表格中数据不一致等。这一年报也随之招来上交所的严厉问询。
8月28日,中毅达一位核心高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描述了董事会投票前前后后的情况。
该高管解释,在中报披露当天早间,公司即通过现场加通讯的形式召开了会议。尽管早已通知给各位当事人,但李春蓉很早即请病假五天未参与,张秋霞亦因故未能到现场,只有张伟前往现场并有激烈讨论。
该高管同时表示,由于目前公司的处境微妙,不仅有来自上交所与上海证监局的很大压力,面临包括勤勉尽责方面的处罚,还涉及11月将进行的董事会换届,“所以大家投的是比较保守的,因为大家投的都是弃权票嘛,不是反对票”。
“举个例子,半年报确定后,给张伟发了一个邮件,他立即表示我们发邮件时没给他打电话。随后,他给公司发函,建议对半年报进行审计。但那时候距离发布时间很短,审计来不及,加上信披上没有必要,所以就按照这个回复他了。结果他立马就发了声明函,说这件事情自己已经告知公司,已经勤勉尽责了。”上述高管说。
实控人迷局
尽管很难推测投出弃权票的四位董监高的具体想法,但无法忽略的一点是,四人均与公司目前深处的实控权谜团分不开联系。
今年5月,在中毅达实控人之争还未彻底被外界熟知时,李春蓉等人就已经与公司现有的高管出现了嫌隙。当时,中毅达将战略委员会与提名委员会合并,李春蓉和张伟二人均被排除在外无缘新职位,并在此后的多次公司董事会中,对有关议案投出弃权票。此后,李春蓉进一步被免除董秘职务,调任子公司副总经理,更一度出现公开“呛声”公司的事件。
进入6月,中毅达的股东大会中,时任公司大股东大申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申集团”)法定代表人的张秋霞,虽然也前往参会,但最终因程序不足资格未被认可。这一次波折,也被认为是上市公司实控权谜团被逐步揭开的一个契机。
近三个月过去后,有关中毅达的实控人谜团仍未获得完整解决。目前所**能够确定的,是大申集团仍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但实控人却无从知晓,从而进一步导致上市公司的实控人难以确定。
中毅达近日公告显示,何晓阳已经将大申集团股份,转让给贵州天佑睿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天佑睿聪”)、贵州鑫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鑫聚投资”)等四方。
上文提及的中毅达核心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的实控人确定一事,由于涉及信披,并不能谈及过多,但目前已经取得进展,只是这一进展并不符合上交所的预期。
“上交所对这个事情是有预判的,”该高管说,“但我们现在能提交的资料达不到他们的标准。我们也多次打过电话沟通了,但还是没有效果,可确实已经尽力了。”
稍早前,上交所已在有关函件中要求中毅达出具大申集团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对此,上述高管表示,公司在进行有关工作,不过在其中遇到了难题,即天佑睿聪和鑫聚投资两个大申集团的股东,一直以受让股权比例未达信披标准,不应履行信披义务为由,始终拒绝配合提供核查资料。
“关键是还联系不上他们,只能让别人去转达。我们也让人去贵州调查过,没啥效果。”上述高管表示,“我想说的是,既然说是作为财务投资者,也需要先把上市公司做好才行。”
由于一直难有进展,该中毅达高管表示,公司只能采取法律手段来解决,并向不配合的各方发了律师函,“公司也很无奈,不想因为这样的信披问题最后受到处罚,给神秘人背黑锅”。
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饶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