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改革的一大主题就是“去产能”。这一政策导向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以传统行业与金融系统为首的企业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减值与坏账浪潮的冲击。本次封面主题即聚焦于剖析“浪潮”来临的路径与其破坏方式。
事件聚焦
中国重工预亏13亿元,高额资产减值引发疑问
2015年以来,造船行业持续低迷。船舶工业面临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滑的困境。在去产能的背景下,中国重工业绩下滑,预计亏损25亿元,资产发生大幅减值,预计计提减值13亿元。
船舶工业持续低迷,
加大去产能力度
2015年以来,造船行业持续低迷。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18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1%;但承接新船订单量312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7.9%。
近期,浙江省海运集团向舟山中级人民法院提请其子公司五洲船舶的破产清算,就此五洲船舶成为了造船业寒潮中第一家倒闭的国有造船厂。2016年1月21日,在淘宝司法拍卖平台上,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整体资产第二次流拍,折射出造船业寒冬仍然难过。
中船协表示,当前我国造船产能利用率不足70%,船舶工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加大去产能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钢铁综合利用率为例,日韩船企钢材综合利用率在95%以上,而我国却不到90%。
产能过剩导致上市公司
业绩大幅下滑
在下游航运业低迷的倒逼之下,造船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2016年1月22日,具有央企背景的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重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5年实现亏损25亿~28亿元,成为截至目前预亏金额**的上市公司。
巨亏背后,中国重工在2015年第四季度进行的大额计提减值引发外界关注,公告称,公司2015年度拟计提约13.9亿元的资产减值,并由此致使公司2015年度净利润直接减少13.3亿元。
在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重工一直未曾披露坏账,临近年关突然出现13亿元的资产减值,引发市场热议。有投资者因此质疑,中国重工可能在通过“洗大澡”的方式,将亏损集中在同一年完成,以便在2016年实现“轻装上阵”。
从盈利20亿到亏损20亿
中国重工表示,公司预计2015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到-25亿元之间。
近年来,中国重工业绩的**点出现在2011年,当年实现净利润50.2亿元。此后,中国重工的净利逐年下滑,但始终处于盈利状态。2015年也成为公司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中国重工表示,报告期内,全球船舶行业面临的经营形势较为严峻,新船市场成交低迷、价格下行,使得公司船舶制造及舰船配套板块效益出现大幅下滑。同时,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去产能的影响也使得公司经营效益下滑。
年底突现大额坏账及存货跌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发布业绩预报的同时,还公布了《关于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同意公司2015年度拟计提大额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4.17亿元,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9.7亿元。受此影响,公司2015年度净利润直接减少13.3亿元。
通常来说,坏账即无法回收的应收账款,而存货跌价指的是由于货物处于库存而导致的贬值。通过大额计提,上市公司业绩将出现明显下滑。
中国重工在公告中披露了所涉及坏账的两家子公司重齿公司和平阳重工的计提原因,所涉及时间区间均为“近年来”,而公司作出计提决定的时间则为1月下旬。
有投资者表示,按照公认会计准则,应收账款余额必须按照账龄及时审核、确认,一旦确认有坏账风险应当及时计提、披露。但公司在2015年以来一直未曾披露坏账,直到现在方才计提,逻辑上难以成立。
除了坏账之外,中国重工在公告中表示,重齿公司因质量问题需批量召回所生产的1.5MW风力发电齿轮箱,目前上述风力发电齿轮箱可变现净值出现大幅下跌。据公司估算,截至2015年12月31日,存货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应计提准备金4.1606亿元。同时,船舶制造、船舶装备等业务板块也因存货跌价计提5.57亿元,合计计提存货跌价9.7亿元。对此,亦有投资者认为,这一跌价数据未披露详细的评估方法,主观性太强。
被指为2016年业绩减压
对于突然出现的巨亏,有投资者质疑称,中国重工涉嫌粉饰财务数据,为2016年“甩包袱”。虽然2015年业绩将因此下滑严重,但这有助于其在2016年改善业绩,缓解压力,避免连续两年亏损而遭受“ST”的命运。
一位军工板块分析师表示,中国重工巨亏的核心原因在于造船业景气度下滑。不过,其“洗大澡”迹象也非常明显。
此前,上交所曾对这一现象进行过不点名批评。上交所表示,有部分公司涉嫌不合理运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选择某一年度通过大额计提进行“大清洗”,为以后年度“甩包袱”。此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判断。
转让亏损资产,减轻业绩压力
2016年2月25日,中国重工公告称,将向控股股东中船重工集团出售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下称“陕柴重工”)及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齿轮箱”)的100%股权。
中船重工集团在2015年仍然保持着72亿元的盈利,共持有中国重工52.7%的股份。
此前六天,中国重工就上述事宜进行了披露,不过相比当时的出售方案,转让公司数量由三家减为了两家。青岛海西船舶柴油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青岛海西”)80%股权的转让计划此次并不在列。中国重工解释称,计划年内将青岛海西与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下称“大连船用”)一同转让至中船重工集团,两者均从事船用低速机业务。
出售至中船重工集团的陕柴重工及重庆齿轮箱分别作价5亿元和0.9亿元。陕柴重工的主要业务为船用中、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及其成套产品,去年前10个月亏损4.1亿元;重庆齿轮箱的业务则涵盖齿轮、传动和驱动部件等,去年前10个月亏损9.3亿元,前年告亏3.6亿元。
此次未纳入转让的青岛海科也是亏损大户,这家船舶用柴油发动机公司去年前10个月亏损1.4亿元。这三家企业去年前10月累计亏损14.8亿元,贡献了中国重工当年亏损额的半壁江山。而计划在今年出售的大连船用也在去年上半年亏损1.7亿元。
国内其他船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2015年以来,已相继有正和造船、明德重工以及舜天船舶等船厂申请破产重整。
中国重工2015年度的半年报显示,其舰船制造及修理改装、舰船装备等板块的毛利率均出现下降,当前6.15%的平均毛利率较同期下降了近6%。尽管2015年前6个月中国重工仍然保持着1.82亿元的盈利,不过13家主要子公司中,包括陕柴重工、重庆齿轮箱在内的八家企业出现了亏损。
在这些资产包袱被甩出后,中国重工今年的业绩压力将得以减轻。公司称,此次交易后,可以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对2016年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事件小结
在船舶工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加大去产能力度的背景下,中国重工预计亏损25亿元左右。由于新船市场成交低迷、价格下行,使得公司船舶制造及舰船配套板块效益出现大幅下滑,资产发生大额减值。但13亿巨额突击资产减值不禁令投资者怀疑,公司是否涉嫌不合理运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选择某一年度通过大额计提进行“大清洗”,为以后年度“甩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