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离不开、靠不住”是中国商人心中永远的痛?
因为我们是一党制,所以中国的“官”是真正的官,而不是西方的形式性的“官”。西方国家的官是管大事,不管小事。而我们的官是全的,什么都管。所以,中国的商人们有离不开、靠不住的感受是正常的。
其实在我们的市场环境下,包括公司的设立、运作,包括业务的具体操作,都与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前一段时间,针对外汇管理11号文对于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影响,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离不开、靠不住”的问题。
拿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来说,海外风险投资要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他们对政策的依赖就比较多,但过分的依赖后,就会感觉有很多“靠不住”的地方。比如一些新的政策更迭,或者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都让人措手不及,这些不能埋怨我们政府。更多的还是我们政府在管理国家的能力方面仍然比较欠缺。
官与商是否“离得开”?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环境。官和商肯定是要联在一起的,这是必然的。这里面有很多有利和无利的地方。无利的地方就是传统的要改革,有利的地方实际上还是围绕着传统的价值观在做。比如,像金地企业,并不是太唯利是图,而是有很多社会责任感,这与传统的国企还有很多东西是一致的。
有一些企业称他们的发展和政府关系不是很大,完全依托于市场,但我(张华纲)不是这样看的。实际上,他说只和市场有关系,但很多东西是在政府的法规下发展起来的。
比如像顺驰地产发展得那么快,肯定是有天津市政府的强力支持,包括万达地产都是这样的,和政府有非常大的关系,和政府的关系联得很紧。未来,这个发展趋势还是在淡化,因为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是一个宏观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作用。
但是,资源性企业,像一些垄断企业,和政府的关联度比较紧密,还是离不开的。只有不是资源型的、更多市场化的企业,才和政府的关系度低一点,对资源的利用度越高的企业和政府的关联度越高。
比如对于地产公司的一些项目,假如说政府搞一个农机地的调整,这对一个地产企业是致命的,如果企业和政府的交往不太密切,就很难生存。
“靠不住”怎么办?
在政企关系中,企业离不开政府的管制,但与政府打交道中,政府经常违约甚至毁约,企业怎么办?
在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中,企业是被动的。作为众多企业中的一员,首先要合法经营,按照政府的法规政策来进行你的各项业务,但是又不能被这些业务所牢牢的牵制,而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政府经常“违约”,比如好多的政策说变就变,对企业是个致命打击,之前也根本不会和企业商量。
所以,我们现在要考虑一些新的途径和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的风险。对于我们来讲,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不能靠一个方案来解决,要准备若干个备用方案来防止一些不可预见的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在和政府打交道比较多,过多依赖政府开展业务的公司,就应该有更多备用的方案。现在我们的政府也并不一定说是哪个部门,有时候可能更多的涉及到**人的意识,更多决策人的观念。
比如说,有**谈到了,要杜绝外汇外流的情况,防止所谓的“黑钱”这样的话,也可能他们是从哪儿获得新的报告提供的信息,或者是他从哪些方面听到了不全面的说法,就有可能会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外汇管理局可能就会根据**的意见制定政策。这样等于个别的人就影响了一个大事,影响的面积还很广泛。
所以说,对于一个企业搞风险投资也好,搞资本运作也好,搞其他方面的项目也好,就应该更多的想一些办法保护自己。政府这种多变的局面,企业还是应该有一些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应变。
而另一方面,说到“靠不住”,主要应是指做生意不能依靠官场的关系。比如依靠关系的话,官员变动了,你的关系也随之变动了,那么一个企业家什么东西最靠得住?市场最靠得住!不能说去靠官。
企业要在市场中立足,就要依靠技术来立足,这才是一种很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过去我们都知道企业家和官场打关系,得到一些优惠政策便发展起来,他们当然和政府就离不开了。
但现在仅仅靠官场的关系是靠不住的。现在要靠消费者和市场。“靠不住”反映了中国企业家由纯粹的官商,由纯粹的依附官场的关系走向市场,在市场中成熟和独立起来了。
新时代下“离不开”的一种超越
现在中国市场已经发展起来了,在全球化背景中,大家有各种的资源来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和官场的关系,就由一个绝对的附庸变成慢慢独立的法人。企业和官场的关系就是企业依法纳税,政府依法管理。在法律之外政府找企业麻烦,政府也不会得到好处。同时,企业也不会在法律之外贿赂政府,因为这没有必要。
而在这样的市场与政治制度背景下,华立控股董事局主席汪立成的五句箴言或许可以给予当代企业家们以更多的提点与启示:
一、政府再小也是政府,企业再大也是企业;
二、要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
三、尊重政府,但若即若离;
四、要相信法律法规,不要轻信政府的承诺;
五、通过权钱交易而获取利益的方法,无疑是踩在“地雷”上生存。(资料来源:南方周末,新京报,wind,中国经济周刊、东方早报、证券市场周刊、中国证券报、财经观察、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