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5月份以来,石药集团主营业务调整的动作频频,公司主营业务由原先的以维生素C及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为主转向了以创新药、制成药为主。
对此记者**专访了石药集团首席财务总监(CFO)潘卫东,他表示无论从市场角度还是经营调控角度,创新药和制剂成药才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自1994年2月就正式加入石药集团的潘卫东可谓是石药集团发展历史的见证人。在近20年的石药集团职业生涯中,潘卫东经历了1994年初石药集团赴港上市、2007年企业转制、再到2012年整体上市等石药风雨历程。
原料药的周期性低点
记者:早在2006年石药集团改制后的几年时间里,集团以维生素C和原料药为主营的业绩明显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期,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何公司业绩出现停滞?这是否促使集团后来将主营业务转向创新药、制成药?
潘卫东:2006年之后业绩增长客观地说市场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原因都有。首先是改制之后内部企业管理在整个角度给业绩上升提供利好性的支持,团队组织优化,管理水平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2007年、2008年由于原料药(维生素C、抗生素)价格行情很好,2009年、2010年上半年,原料药价格走势趋向平稳,2010年年底市场拐点出现,原料药价格开始大幅下跌。
在这一轮下跌中,有两个时间点值得注意,一个是2011年4月份,国家出台了“限抗令”,限制抗生素的使用,这是一个大的事件拐点,对整个抗生素原料药以及成品药的价格造成了很大影响;第二个是2010年至2011年新医改政策中的“基药招标”“唯低价是取”,当时有一个口号是“没有**,只有更低”。可以说主要是由于政策因素使得抗生素价格大幅下跌,整个行业都经历了一段很艰难的时期,这样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前段时间广东进行的基药招标,对基药生产企业来说又是一个坏消息。基药招标的价格机制从安徽模式到广东模式用了两年时间,尽管广东模式是否在全国推广仍有待商榷,但这些机制都是降价导向的,使得生产制造药企受到极大的影响。
记者:今年3月,美国以反垄断为由,对中国维生素C厂商进行了一轮高达数亿美元的重罚,对公司影响几何?
潘卫东:确实早几年维生素C的价格偏高,这对厂商和下游客户来说都不是可长久维持的,这一事件目前已经解决了,尽管会因为协商后的价格下降而导致企业利润降低,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记者:出售内蒙古中润药业的青霉素业务,是否就意味着公司未来退出原料药的力度会更大?
潘卫东:公司调结构的思路是从原来的由原料药为主转变到创新药和制成药为主,一方面是要增加创新药和制成药的业务占比,另一方面是选择淘汰一些产能过剩、附加值低的原料药业务。公司是有选择地淘汰,并不是完全退出,像目前维生素C竞争优势还是不错,公司还会继续保留。
近几年石药集团的战略一直倡导三个方面:升级、创新、国际化。现在整个医药行业的毛利也能达到20%左右,但创新药的毛利能达到50%左右。公司主业一直很清晰,一直专注于制药。中长期计划都是围绕集团的三个战略进行的,同时还会安排资本层面的动作来进行配合,比如2012年5月31日开始,石药集团酝酿整体上市,把创新药和成药业务装到香港的上市公司去,把公司的核心主业由原料药转向了创新药和成药,这两年不但逐渐克服了原料药的亏损状态,同时成药的业绩也有很好的增长,这都是被资本市场所认可的。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很多投资机构对公司的业绩前景都比较看好,主要原因都是看好公司主业从原料药转型到制成药和创新药的生产,这种转型在财务上如何体现?而创新药和成药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后财报表现如何?
潘卫东:2012年5月31日开始酝酿注入创新药和成药业务,10月19日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完成注入,2012年年报已经是以成药为主要业务板块的表现,今年依然如此。
原料药生产公司的财务普遍都是“重资产”“高负债”“低回报”的状态,而制成药和创新药,尤其是创新药业务在财务上的表现则是“轻资产”“低负债”“高回报”。
原料药业务初期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很高,而原料药都属于传统行业,周期波动大,存货转压也增加了资金占用,这些因素都催高了公司负债率,同时这几年受政策影响毛利也下降很多。从2010年开始原料药走入低谷期,企业的财务状况就表现为“重资产”“高负债”“低回报”。事实上去年公司新增长的利润中,几乎都是创新药做的贡献,而公司的原料药板块则表现为略亏,而2013年的新增利润目前预计80%以上是创新药的贡献。
另一方面,公司从负债总量来看,2013年的负债也比2012年大幅下降了20%,这样也减少了公司的财务费用(主要是借款利息),资产负债结构也更趋向于合理,目前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等等很多财务指标都处于有史以来**的状态。
内地融资成本高
记者:这几年整个医药行业受市场、政策的影响很大,公司CFO如何在财务工作上配合企业应对来自外部的冲击?
潘卫东:早年公司还是以原料药为主业的时候,会根据行业周期变化的经验去考虑财务上的准备,在维生素C和抗生素原料药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时候,财务工作的重点在于抓营运效率,其次再看盈利能力。
通俗地讲,就是越难的时候,公司越要保证现金流的健康稳定,无论生产、存货、销售都要保证有充足的现金去支撑运营。
具体包括内部费用控制、筹融资的集中管理、对投资项目优化筛选、尽量通过低成本的途径进行融资,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流动性的目的,在最后做财务决定的时候会更保守谨慎。
尽管公司在财务困难的时候各方面支出都很紧,但唯独在新药研发上给了充分的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记者:集团整体上市之后,有没有具体的财务目标?
潘卫东:公司对财务指标有主动控制和强制控制之分,主动控制主要是围绕经营目标而进行。而强制控制更多是出于融资的考虑,比如在香港进行融资的时候,银团向公司提出的条件主要是信用方面,这部分融资不需要任何实物抵押或者担保的,而且这些融资的成本都是市场**的,只许简单的手续公司就能从银团融到资金。而为了能获得这些低成本的资金,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有一些强制约束的财务指标,公司的绝对资产负债率EBZTDA、有形净资产贷款率、净流动资产等8至10项财务指标是需要强制控制的。
记者:香港的融资环境跟内地相比有什么不同?
潘卫东:利率市场化,成本低,融资平台更宽,通过香港可以向全世界进行融资。石药集团截至目前从香港市场上累计直接融资达到了50亿港元,目前融资来源内地和香港方面大致各占一半,从内地的融资稍多一些,最多的时候达到2/3左右。目前香港市场的贷款利率大概3%,而内地的融资成本要高一倍,达到6%以上。(来源: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