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会计报》
采访到袁勇刚,颇费了一番周折。在起初几次的电话沟通中,他执意不肯接受采访。“70年代末”的他看来,在领军班企业五期这个充满了司局级“老大哥”的群体中,自己年龄偏小、职位较低,接受采访有些“不自在”和“扶不住”。直到记者一再坚持并与之见面时,他仍然坚持说:“如果采访我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可能就是能够激励更多的同道中人,后进者如我尚能跨入领军班的行列,会计领军人才的大门一定会向每一个勤奋努力的财会人敞开。”这样一个谦逊低调的年轻人,就是本期采访人物—— —袁勇刚,国家电网公司财务资产部预算处副处长。
成长路上的一张张“船票”
1995年,袁勇刚以河南省平顶山市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踏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袁勇刚 说,在那里,自己就像一块海绵浸入了广袤的财经知识海洋。他参加学校的各种财经论坛,聆听每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甚至为了学习去开户炒股票,到经济电台做股评。
会计信息和证券市场的紧密关系,使袁勇刚很快对枯燥的报表背后的故事着迷,不自觉地与会计有了亲密接触。当1999年大学毕业时,他早已经顺利通过了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考试,获得了自己会计之旅的第一张“船票”。
大学毕业后,袁勇刚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了一年多的企业改制上市审计工作。紧接着在2000年,他考入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在研究所,他负责相关杂志的主编工作。课余时,他还参与了财政部会计司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修订工作,并参加了《美国会计准则》在国内的首次编译。精于税务业务的他甚至和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在北京颇有些名气的税务师事务所。
20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顺利进入国家电网公司。3 年后,还不到30岁的他就拿下了高级会计师职称;2009年,他更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队伍。
但这对于袁勇刚来说,还只是开始。2011年,他又在职攻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并受聘为重庆理工大学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兼职硕士生导师。
充满色彩却非惊天动地
“财务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加班加点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财务人员要吃得了苦,受得了气,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袁勇刚这样说。
刚到国家电网公司工作时,袁勇刚从最基础的会计核算干起,查验发票、记账、订凭证,但豁达的他把这看成是一种锻炼,并坚持把每一项工作做好。
2007年,他开始负责整个集团的年报编制工作,当时的国家电网公司子企业超过1600家,管理链条最多超过8级,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超过13个,会计政策也不统一,年报编制难度相当大。可不服输的他愣是把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自他接手该工作以来,公司连年获得财政部、国资委通报表彰,2008年和2009年更是在财政部表彰中荣获了第一名。
2011年年初,他开始从事预算管理工作。“预算就是数字化的企业战略,并与公司治理紧密相关。和公共预算一样,企业预算本质上就是组织的政治过程。预算虽是小会计,但是要有大胸怀,要有大手笔,敢做大文章。”他感慨道。
言语间,袁勇刚对财会职业的感情溢于言表,“好的财务人员看报表就像在欣赏一场舞蹈,一张张报表就是舞池,一个个数字就是飞扬的舞者。” 事实上,袁勇刚所在的团队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目前公司总部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队伍的有4人,公司系统累计入选接近30人。
领军历程更让人坚定信念
荣耀的背后不免会有小插曲、小考验。
2004年中央企业实施清产核资汇审,在任务最繁重、工作最紧张的时候,袁勇刚曾有过将近两个星期平均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的经历,那段日子几乎让他崩溃,“咬咬牙,想想自己工作的意义,每天也就挺过来了。”他这样激励自己。
在2008年的年报审核工作中,由于所在处室人员调整,基本上公司只有他一个人在现场负责。
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要连续面审50多家子公司。他带领着团队,一家一家到企业听汇报、审报表、沟通和解决问题。但他坦言,“这段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现已初为人父的袁勇刚,回忆起孩子刚出生时的那段日子总觉得非常愧疚。2011年,他到上海挂职锻炼,妻子临盆前,他正在带队开展财务专项检查,直到孩子出生两天前才匆忙赶回北京。然而三四天之后,他又不得不告别休养中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返回上海继续开展工作。
闲时的袁勇刚,偶尔也“舞文弄墨”。读他2003年硕士毕业时所赋的《念奴娇》,能依稀看到他当年的身影。“中州故土,梦醒处,几许阑珊遥影。京华旧客,彷徨间,奈何雾里看星。往来论经,拼却少年平生。往事悠悠如烟,忍把梦笔画,杨柳青青。桃花流水,从别后,年年识得春风。龙泉夜鸣,早随风飞去,逐月追星。长路漫漫,江山万里正红。”这就是袁勇刚,一个在漫漫长路上努力求索的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