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顿财务培训 来源: www.goldenfinance.com.cn
企业一般都有专职或由财会人员兼任的税务管理人员。有人说,这些人员的职责应该是帮助企业合理避税;有人则说他们就是为企业报税而已。情况到底如何呢?
日前,在由高顿财务培训主办的高顿税务峰会上,斯比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税务总监戴利冬,针对企业内部的税务管理指出,企业的专职税务管理人员或税务部门的首要责任是帮助企业管理税务风险。其次是提高企业税负的有效性,达到良好的税务安排。而且,在整个税务管理的架构上,不应只是税务部门,还应包括内审部门、法务、人力,以及税务咨询师、关联公司等。
给出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案一项有关“企业税务管理**风险何在”的调查显示,有58.3%的受访者选择“税收法规不明确或实务不规范”。戴利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不严格。“虽然中国不断有新的税务法规推出,但实务操作和法规不稳定的问题确实存在,而更多的风险来自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和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戴利冬指出,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在于:管理层不重视;企业尚未建立合适的税务风控制度;虽有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文件,但没有实施与监督,或是不适用、难以推行;企业内部税务人员不足、专业力量薄弱。
对于一些企业主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不愿意税务部门的人员在场的问题,戴利冬指出,这就需要税务管理人员从整个企业的角度出发,注意和高层人员做好沟通,“一是要尽可能的避免一些特定的术语,如非居民企业、常设机构、PE等等,这些词对于税务人员是非常熟悉的概念,但对于不太了解财税知识的高层人员来说,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第二,税务管理人员应对税务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列出不同方案的优势与劣势,同时也该表达自己的倾向,虽然这并不代表最后的决定,但作为税务部门有责任给企业的重大决策一个清晰、简单的方向。”加强内部协调工作
戴利冬指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真正的风险一定是由企业自身承担,如果只想靠税务部门来解决企业遇到的所有问题,并不切实际。所以,需要其他部门一起成为税务部门的眼睛、耳朵或是手。
比如,企业一般对于内审的理解比对税务的理解更极端些,觉得内审是找麻烦的,但内审却是税务部门的朋友。企业的内审一般相对独立,如果税务人员和内审部门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则是互惠互利的。内审会花很多时间在企业中了解信息,税务人员遇到问题时也可请内审帮忙查看涉及税收的审核点。
同时,企业的法律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存在辅助关系,虽然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应收账款对税务部门来说属于资产,对法律部门却不是。但如果有重要的事项,税务部门有必要和法律部门保持经常的沟通,正式或非正式地了解信息。
此外,企业的销售、采购、物流等部门虽看似和税务无关,其实有很大关联。如一些销售人员在中国工作,但销售合同是境外公司订立的,希望以进口的方式完成交易。对于这样的风险,税务部门就有职责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告知管理层。同时要尽量把税基缩小,并为销售人员进行基本的税务培训,让他们了解在销售谈判过程中,该怎样用合理的方式去应对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