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是我们观察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报表数据做相应的财务分析对比,我们就能横向、纵向发现公司的价值所在。
资深财务从业者都知道:报表只是财务分析的一小部分。甚至有人说,会计报表分析只占了财务分析的10%。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会计报表,发现报表之外的信息。否则,“三张表”反而把我们禁锢了。
所以说,财务分析的能力在报表之外!这就是为什么审计报告有数十页甚至一百多多页乃至更多的原因,当然这和公司体量及业务范围有关。
01
概述
根据最新版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指公司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为顾客提供信用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公司同意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为今天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收取费用。企业在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由于交易而形成的各种应收未收的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
通俗地讲:应收账款,是企业因为销售产品、原材料、提供劳务等经济活动而应该向购货方或接受服务方收取的款项。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就是赊销,表示你手里多了一堆白条,没有拿到真金白银。
正常情况下,企业为什么愿意增加应收账款而赊销呢?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增加销售扩大市场,第二是减少存货。
就拿资产负债表而言,上面罗列的会计科目,有基本会计学知识或者看过一些财报的人都略知一二。但现在的很多财务分析,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各种比率罗列得眼花缭乱。但很少能带你去看财报以外的信息,正所谓“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就导致我们观察财报的视角很窄,广度不够。从财务报表信息去看报表外的数据,是一个很大的议题,而且跟实务经验有很强的关联性。
资产负债表中左边有一栏叫“其他应收款”,应收款最大的猫腻可能就藏在其中了。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买入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其主要内容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如因企业财产等遭受意外损失而向有关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等;应收的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如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备用金(向企业各职能科室、车间、个人周转使用等拨出的备用金);存出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所支付的押金);预付账款转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02
应收账款猫腻的具体体现
1.长期挂账和核销
某些企业会将应收款长期挂账,然后在核销时私设小金库或私人间转移使用,从而规避审查。
有的企业混淆应收账款的核算范围,与其他应收款等其他科目来回混用,使核算内容失真;有的企业已取得销售款项但仍列为应收账款,将款项挪作他用;有的企业发生了应收账款业务但不进行核算,虚减营业收入,以逃避缴纳税金;还有虚增销售收入等。
在选择核算方法时,有些企业并没有按照规定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例如,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应采用总价法,按未抵减销售折扣的总额来入账,但实际上部分企业却采用净额法入账,少计销售收入而逃避纳税。
2.虚列应收款和虚增收入
为了完成指标任务,部分经济欠发达村会通过虚列应收款来虚增收入。
较为常见的是虚构销售交易,如虚构客户,虚拟购销合同等来虚增营业收入,以此达到虚增业绩的目的。有的企业通过离岸公司,或者与海外客户联合勾结实施跨境造假,这种情况较为复杂,不易识别。
也可能存在提前确认应收账款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期末,特别是年末,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的完成,来达到扭亏保壳目的或者营造企业运作良好的表象,以欺瞒不明真相的外部融资方来提供资金支持。
3.利用应收账款造假
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客户、虚构收入、虚构在建工程、潜亏挂账等方式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财务造假。某些企业通过延长应收账款期限来牟利,或者通过关联交易购销、用应收账款搞小金库等方式操纵利润。
一般应收账款应在信用期到期前收回,但有些企业信用期到期后因经办人私下收受好处而不积极催收,或者已经收回财务却不入账,还有业务员私自收款的情况。
4.调整坏账计提比例
企业可能会利用坏账计提进行利润操作。在计提坏账损失时,并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计提或者计提比例明显不合适,人为缩小或者扩大计提范围或计提比例,来少记或者多提坏账准备,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企业发生坏账时并没有计提坏账,造成应收账款和利润的高估,有的企业将预计可收回的款项作为坏账处理,造成应收账款低估,有的企业收回已转销的坏账时,不增加坏账准备,而作为应付款项处理或干脆不入账,私自占用。
透过应收账款的舞弊方式,可以看出舞弊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应收账款造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用以美化企业形象,谋求企业相关者利益;二是挪用、占有企业资金;三是偷逃税金。
03
应收账款的舞弊手段
一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大幅提升的同时,应收账款也在大幅增加,说明企业是在发展扩张,但这个扩张是靠赊销模式来实现的。
另外也说明了公司的产品议价能力很弱,或者下游客户话语权很强,或者是行业有大量竞争对手涌入,造成整个市场因需求下降带来竞争情况恶化等现象。
如果不是因正常的账期,或者赶巧在资产负债表日没有收到货款,应收账款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也说明企业现金流比较糟糕。
应收账款的舞弊手段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配合收入造假,伪造收入的同时伪造应收账款:
伪造收入的同时基本都伴随着伪造应收账款,区别在于不同的收入舞弊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应收账款舞弊方式和应收账款是否收回。伪造应收账款的方式取决于伪造收入的方式,伪造收入的方式具体包括直接伪造客户及合同、额外虚构与正常客户的合同、虚增现有合同的价格等,同样配套伪造相应情形的应收账款。
2.放宽信用期以刺激销售:
信用期放宽(延长付款周期、分期付款等)作为刺激销售的手段,会增加当期业绩,但一般会导致应收账款的账龄和金额的异常上升。
3.提前确认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金额上升或账龄提升:
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和账龄会与业务发展情况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勾稽关系,当公司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形时,对方仍按照原付款期限付款,会导致应收账款金额上升或账龄提升。
4.体外收回应收账款:
体外收回应收账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收入也不入账,整个销售循环构成闭环,此类情况目的多为少交税、体外支付违规费用、员工贪腐等;另一类为收入入账,但体外收回应收账款不入账,体内应收账款挂账,此类情形目的多为资金占用等。
5.通过实控人或相关方体外自有资金代回应收账款,以降低应收账款余额和少计提坏账准备。
虚构应收账款收回的方式之一为实控人或相关方体外自有资金代回款,此方式只需资金流入,无需解余额及流出问题,风险较小,但需要实控人或相关方需要付出体外自有资金为代价。
6.通过虚构银行流水和资金余额的方式,虚构应收账款收回,以降低应收账款余额和少计提坏账准备。
7.通过过桥资金的方式,虚构应收账款收回,以降低应收账款余额和少计提坏账准备。
8.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在报告期外核销,减少报告期内计提坏账准备金额。
9.提前确认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金额上升或账龄提升,无法收回货款的原因可能包括客户信用变差、产品质量有问题客户不付款等。
10.账龄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参数选择:
账龄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具体计提方法没有明确规定,大多数公司依据历史情况和同行业情况进行计提,但有公司在参数选择上做手脚,达到少计提坏账增加利润的目的。
11.收入确认时点、获取收款权时点不一致时的应收账款账龄的起算时点。
04
IPO关注要点:应收账款
应收款项是资产负债表中另一个重头戏,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等内容。
应收款项的出现是现代会计中应计制的体现,在现代会计体系下,并不以发生现金的实际收入和支出,作为公司确认收益和费用的标准。
如果公司已经按照合同或约定向对方提供服务或产品,而且这些服务或产品的价值也可以明确计量,不管公司是否已经从对方收到这些服务或产品的现金,公司就应该将这些服务或产品的价值计作报表中的收入,并将与这些服务或产品有关的支出计作成本或费用,这就是应计制。
应计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账面利润与现金流的脱节,因此必须以现金流量表补充说明公司的现金状况。
应收票据是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收到的商业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可提前贴现或到期兑付,也可背书转让。
应收股利是公司投资的企业已宣布发放,但实际尚未发放的股利,合并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股利,是没有纳入合并范围的被投资公司已宣布但尚未支付的股利。
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直接风险就是坏账风险,既可能使企业面临资产损失,也可能造成资金流转速度降低,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同时账上利润和生产成本失衡,也可能造成现金流断裂,增加公司的财务成本。追过债的朋友都知道,讨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通过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政策,还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一家公司的风格气质和经营方略。
发审委之所以重点关注应收账款,一是关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另外这也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区域,可以操作的花样非常多,比如说虚增客户、虚增营业收入、潜亏挂账、通过关联交易购销、用应收账款搞小金库、用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调节利润、用应收账款的坏账转移资金等等。
05
结语
应收款,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白条”?前面笔者已详述了应收账款的来龙去脉和舞弊手段。其实,应收款占比高,说明企业对下游的话语权小,产品竞争力也不强。那些抢手的产品,商家们大多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甚至先交钱,半年后交货。所以,预收款多的企业,特别值得关注,因为它们对下游话语权高,定价权强,产品竞争力强。
不过,有些企业会通过应收款来造假,虚增利润。虽然这些虚增的利润看起来(报表)很漂亮,但对企业其实没啥好处,反而要多交税。
再说预付款,预付款高说明企业对上游的话语权低,拿不到好的原材料或服务价格,成本自然受上游影响巨大。而且,预付款也可能是造假的手段。和应收款不同,预付款是虚构“出去”的钱,钱的去向可能是一些关联企业。
虽然各行各业的应收和预付都有不同的常见值,但如果数据过高,投资者还是要谨慎判断。看不清楚的,干脆别碰。投资不怕“错杀三千”,只怕“错选一个”。总之,选企业的时候,对应收款和预付款这些数据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别被表面的数字迷惑了。必须读懂报表背后“隐藏”的真实信息。
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具体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务实的工作作风,不要心存侥幸,“粉饰”的报表终有被揭真相的那一天,财务人员必须面对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