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布,或将加速“审计报告2.0”时代的到来。
近日,财政部发布《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下称“新审计报告准则”),并自2017年1月1日起首先在A+H股公司以及纯H股公司实施,2018年1月1日起扩大到其他被审计单位。
业内人士表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在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沟通价值同时,还将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提高审计质量,为审计报告“增值”。
新版审计报告将更“接地气”
据悉,在此次发布的12项审计准则中,最为核心的1项是新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4号———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该准则要求在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中增设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审计项目的个性化信息。
除该准则外,“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等6项准则属于做出实质性修订的准则,另外5项则属于为保持审计准则体系的内在一致性而做出相应文字调整的准则。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邱靖之认为:“新审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提升了审计报告的价值,使报告承载的内容更加充分和透明。比如,新审计报告准则提出要加入更多个性化信息,这对于报告使用者起到了积极作用,使报告中企业财务报告领域重点更加突出,信息更加全面和详尽,使用者的决策也会更加科学。”同时,在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雪看来,新审计报告准则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出增设“关键审计事项”等信息。“这些改变还会让审计报告更‘接地气’,为使用者所理解,同时进一步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李雪说。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发布实施,在顺应市场各方需求的同时,还体现了审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要求。
据北京源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欣介绍,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修订发布了新的国际审计报告准则,改革现行审计报告模式,特别是引进了关键审计事项部分。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说明该事项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以及如何实施审计工作的。
“新审计报告准则还在报告内容和措辞方面做了一些修改,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更准确地理解审计的定位、核心概念以及注册会计师、治理层和管理层各自的职责,弥合‘期望差距’。”张欣说。
更加重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的确,现行审计报告具有格式统一、要素一致、内容简洁、意见明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不高的缺陷,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实际上,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能够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大量信息。但除了引言段和意见段之外,其他内容几乎都是审计报告通用的‘模板’。从现行审计报告中,投资者很难探知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做出了什么决策、是否对较高风险的领域投入了更多的审计资源等。”李雪说。
因此,现行的审计报告模式更多是从审计专业角度出发,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不够,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基本上是一字不差的,审计报告阅读者无法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修订后的审计报告模式更加重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提高了审计报告的价值,也更能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行业的认识。”张欣说,比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部分这种个性化信息,意味着出具审计报告时简单套用标准化模板将成为历史。
另外,新准则的相关要求并非“凭空而来”,而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对于审计事项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我们在原来的审计程序中也会涉及到,只不过仅限于记录在审计底稿当中。而根据新准则要求,我们需要把这些信息展现在审计报告中。”邱靖之说。
事务所应积极应对新准则挑战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必将为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带来一定的挑战。
“比如,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说明某事项被认定为关键审计事项的原因、针对该事项是如何实施审计工作的,这对于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邱靖之说,面对挑战,事务所要积极应对。准则发布后,事务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和学习。
李雪建议,各会计师事务所要提高认识,健全责任机制,培育合伙文化,严守独立性底线,加强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应对的资源投入和质量控制,充分关注复杂交易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同时,事务所要切实做好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准备和实施,以及资本市场会计监管信息系统的填报工作。
“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全面做好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有关准备工作,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学习与培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密切关注资本市场新业态、新情况,合理运用职业判断,充分披露有关信息,恰当发表审计意见。”李雪说。
审计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工作,务求注册会计师基于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新准则要求,在对上市实体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关键审计事项是审计报告中一个单独的部分,目的是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性质和背景进行界定。
“在执行审计工作时重点关注的诸多事项中,注册会计师需要确定哪些事项对当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从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关键审计事项描述应清楚、简洁、易于理解并具有针对性。在本质上,关键审计事项来源于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张欣说,因此,要解决可能发生的误读关键审计事项,关键是对利益相关方进行培训。各企业、相关专业团体和监管机构应积极引导,培训利益相关方,使其理解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的目的,以及如何判断关键审计事项。
▎本文转载自中国会计报,作者宫莹,再转载请注明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