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证大集团总裁助理兼投资私募总监 谈佳隆

对话证大集团总裁助理兼投资私募总监 谈佳隆

高顿2017-01-03
  毅然转型,布局新产业
 
  高顿:2015年以来,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且在去年初,证大集团也挥别房地产业务,重点投资布局文化艺术和中医药等板块。这背后的转型逻辑何在?如今这些业务有哪些新的进展和收获?
 
  谈佳隆:说实话当2015年初证大宣布挥别房地产业务时,给业界不少震动。证大集团创立于1992年,集团创始人戴志康在在中国早期资本市场经历近十年沉浮,完成了资本积累,转而在2000年前后涉足房地产行业。从杭州到上海再到全国甚至海外,证大家园、水清木华国际公寓、五道口广场、大拇指商业广场、九间堂园林别墅、上海证大丽笙酒店、喜玛拉雅中心……证大创造出了一座座兼具商业与艺术的作品,使自身在业界名声鹊起。
 
  我们看到,2016年初至今房价飙升,“证大为何要退出房地产市场”这个问题也多次被重提。或许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很多人都认为房地产行业依然处在黄金周期。但这个黄金期何时会走下坡路,无人知晓,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激流勇退,顺势而为,谋划新的商业模式,未必不是一种勇气。
 
  其实,证大从2010年起就已经开始着手转型了,包括金融投资以及在TMT行业的重新开始布局等。目前,证大的主要业务板块聚焦于在四个领域:
 
  第一个板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即TMT领域。证大在天使投资的喜马拉雅FM便是一个案例,80~90后是其主要受众。这其实是证大孵化出的创业项目,当初证大在做这个项目前,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发现当时“听”的领域除了一些国家、地方的电台,其他内容非常稀少。相比目前市场上各类视频门户网站的争奇斗艳,音频领域相对空白,我们也想抓住这个市场和机会,于是支持员工创业孵化出喜马拉雅FM项目。我们的目标人群是80、90后,他们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他们是热爱创新的一代,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去发出和倾听他们这代人的声音。区别于传统广播电台,我们想把更多好玩好听的东西带给这个群体,包括艺术人文类的“晓松奇谈”、商业财经类的“罗辑思维脱口秀”、甚至还有生活类由马东携手米未“奇葩辩手”带来的“好好说话”……无一不是听众喜爱的节目。其实,喜马拉雅FM代表的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在行的分答、知乎的值乎不都在从文字朝着音频化的路线走吗?这说明,证大的这条路没有走错。从最直观的数字上来说,喜马拉雅FM目前已经完成了C轮融资,投后估值应该会超过40亿人民币。
 
  第二是艺术文化板块。相比喜马拉雅FM的缤纷张扬,证大的艺术文化项目则更为稳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去服务那些成功的60、70后的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是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许多成功的企业家也大多出生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他们经历过上山下乡、百废待兴、新高考制度、出国热潮等一系列“好”与“坏”的情况,作为中国第一批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他们曾经也“迷茫”过。“暴发户”这个词是几年前扣在他们身上**的帽子,但渐渐地,他们开始想要追求精神上的文化和力量,一些小众品牌、艺术品逐渐被他们喜爱和接受。我记得去年有一则新闻,说的是“20世纪意大利天才画家莫迪里亚尼(AmedeoModigliani)的画作《侧卧的裸女》(NuCouché),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以170,405,000成交,成为全世界历来拍卖价第二高的艺术品,而拍品的买家就是来自中国。”从这些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印证马斯洛对自我实现的理论——人们在满足了金钱条件后,会更有精神方面的追求。证大想帮助更多的富裕人群实现他们的精神追求。
 
  第三个板块,是对生命科学和中医中药方面的布局,体现了我们对老龄化的一些担忧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不单单可以解决一线、二线城市人口的健康问题,还希望能解决最广大也是最基层的农村人口的医疗健康问题。为什么证大会选择中医中药作为解决医疗问题的突破口?我们经过反复分析并得出结论——西医的治疗和用药方法可能很难解决中国这么多人口的健康问题的。我们也看到,即便是美国这么富裕的国家,在医改上也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包括之前轰动一时的莆田系、魏则西事件,都是因为医疗问题没有充分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就想用中医中药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方式来解决中国人自身关于健康的问题和医疗环境。
 
  说到中医,我也想延伸一下我们的话题。中医其实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医,二是药。在药的方面,曾有人说,现代中医会毁于中药,因为随着自然变化,适合中药种植的区域越来越少,而证大就是希望可以重新找到保证药效的良好的中药渠道,经我们测算,在性价比上中药肯定也是会比西药要便宜得多,且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在医的方面,以前的中医更多要靠人的经验,我们在想,是否可以通过云技术去提取中医方面所需要的人体判断因子,让更广大的人群以更简单的方式检测到身体的情况。在此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倾向于现代科技而非医学,我们知道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中医的研究可能比我国更加先进,他们对于中医传统望闻问切的方法已经有了新的“技术革新”。
 
  举个例子,不管是看病还是养生,大家都会更多倾向名老中医,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而我们想做的就是把他们的经验变成可以量化、数字化的东西,这样就能**效地解决医疗问题,而不是让名中医为所有人把脉。因此,我们与德国的一些技术以及中国中医药大学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四个板块,是金融服务领域,可以全周期地服务于客户。戴志康先生是学金融出身的,自然不会放弃金融这个领域的项目。去年中,证大集团旗下的证大财富和华澳信托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华澳信托结合证大财富业务模式,为证大财富量身定制的信托计划,总规模3亿元,并于去年成立首期。该信托计划在产品设计和操作中,引入多项业内**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包括:以“资产证券化”为思路,对基础资产现金流进行隔离,并进行充分压力测试,以保证资产现金流安全;引入“银行、第三方支付”双托管,从资金使用环节上保证资金专款专用等。
 
  金融转型,任重道远
 
  高顿:自今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我们从营改增的细则中看到,其尚无有关坏账的优惠政策。然而,对于不良贷款(即结息日起超过90天的应收利息未付),纳税人将无需缴纳销项税额,直至收到应付利息。这是否会增大相关企业的不良贷款率?
 
  谈佳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谈一下我对中国的经济以及银行方面的看法。中国的经济市场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慢慢转型到市场经济的。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都经历了转型,而我们的金融转型是相对落后的,因为金融行业关系到了国计民生,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此次的营改增,对我们许多金融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涉及各方各面的影响。
 
  银行占到了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的一半以上,而我们现在一直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一直是针对银行而言的。但我认为未来中国金融发展趋势会是私募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这类直接金融模式比银行这类间接金融模式更加占主导地位。因为直接金融对解决融资、资产的分析定价方面的问题都更直接和高效。
 
  因为间接金融有一个本质上的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是不良贷款的问题。打个比方,银行的贷款就像是一个大的资金池,客户通过银行存款或是贷款,银行以此赚取中间的利息差额。这个过程是由银行控制的,资金提供方和贷款方是不知道双方身份的,这其中就会形成一些风险系数。虽然银行贷款有计提和风险不良拨备,如果运气好可以处在经济上行周期,那么银行就可以多赚一些钱;而如果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时,银行即使做过一些拨备,但其利润和拨备额可能也法覆盖这些不良贷款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经济下行周期时,处理不良贷款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最为棘手的问题。间接金融的模式是无法巧妙应对经济周期变换的,所以它极易产生系统性风险的传导。
 
  况且现在有些政策的方向还不够明确,之前传闻可能中央会对银行施行债转股,如果真如此,银行就更需加强其资产管理能力,因为在“债”的方面,他们仅仅要考虑的即如何减少坏账情况;而如果要是变成“股”了,那银行需要管理的就是资产,这对他们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而直接金融里的债券、信托虽然也会有坏账出现,但他们的特点是“casebycase”,虽然投资这个项目失败了,但不会影响其他更多的项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系统性的大面积的扩散。
 
  回到你们的问题上,营改增是否会增大相关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这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从我多年做财经记者的经验来看,一个政策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在各地会不会有一些变形,这方面是存在一定的疑问的。就像我前面所说的,现在不一定是应付利息的问题,而是有些金融机构可能连本金的偿还都有一定的问题。所以在这方面,未来政策需要对存量债务资金有一个消化的过程。
 
  证大私募助力新经济腾飞
 
  高顿:作为证大集团的私募投资总监,您认为,什么样的企业和项目,是值得贵司投资的?在综合考评项目时,怎么样的财务报告和预测能吸引贵司的目光?
 
  谈佳隆:资产管理行业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和金融转型改革而发展的行业。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的融资前提条件往往需要具备重资产要求,房屋土地等等,我认为它将无法满足新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金融机构只会在企业有营收和利润时,甚至,企业要进入C轮、D轮或是有国资、党资背景的投资后,才会开始考虑是否去提供资金支持。比如,国有企业或地方融资平台这类型的企业,会较有可能得到银行的青睐,而一些初创的新兴企业想要贷款则可能较为困难。正因为银行有这些“历史特性”,就注定了他们比较难在新经济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去帮助他们。而且银行所用的审核考评体制也是没有办法参与新经济的环节的,目标不同,如何合作呢?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私募行业、私募股权行业、私募证券行业可以发展得比较好的原因。
 
  那么一个新经济企业的成长周期是怎么样的?一开始一定要了解其创始人的情况和为人,其次是看团队,再看客户积累情况,还有每天客户的活跃数(DAU),每月客户活跃数(MAU),市场占有率,营收、盈利情况等指标。
 
  在我看来,所谓的新经济囊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文化艺术等领域……这些都属于轻资产,但其爆发力是巨大的。我们接触过不少独角兽企业,虽然他们早期盈利能力不高,但估值却非常高,市场如此评估是有道理的。比如京东、Uber这样的企业,虽然他们在刚开始进入市场时的盈利不多,但他们为改善人民的生活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就是新经济的力量,也是我们看好新经济的原因,同时,新经济的特性与融资私募机构是Match的(适配的)。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指标中,直接融资的占比在逐步提升;间接融资(银行为主)的占比在下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趋势一定是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并向市场开放股权和债权这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
 
  回到证大的投资上,我们主要侧重早期即天使轮和VC阶段去看项目投资,但也不排除投资一些在PE阶段的项目。在早期,我们更为看重项目的发展方向。人们总说的要去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情况,但坦白说,一个项目是否有价值还是要到中后期才能反映出来。所以在前期我们还是看它的方向是不是与我们契合。
 
  我们在判断项目时,更强调的都是生命周期的广覆盖,就如我刚才提及的,证大的四大板块覆盖了人的各个阶段,并满足了内在诉求。所以我们的评估要素就包括了对方项目的方向对不对,行业是不是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覆盖的人群是不是足够多,未来其商业可变现的能力是否强,以及对人的生命周期的重要性,是不是解决了人们最需要的诉求问题……然后再看它的方式是不是符合未来的共享经济和分布式的方式,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以这些为前提再去寻找契合的项目,再考察对方项目创始人的韧性、毅力、诚信以及人品;管理团队架构是否合理;股权架构和技术是否安全,能否安然渡过A轮、B轮……如果他们的项目已经做到了一定阶段再来寻求我们的投资,我们就会看他们之前在哪些方面花了钱、做出了哪些东西;或是分析一些数据表现,包括平台建设方面他们的一些成绩。之后我们会集合证大的资源,给他们提供一些管理等各方面的资助。希望在各方面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让他们比较安然地渡过一些比较关键的时刻,最终走向资本市场。
 
  高顿:根据您的介绍,证大目前的业务板块为金融投资、喜马拉雅FM、九间堂中医和文化艺术,每个板块都和大数据密切相关。那么,请问,证大集团在大数据的处理上有何特别之处?又是如何从财务的角度来把控风险?
 
  谈佳隆:是的,这些产业都需要要跟大数据相关。但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大数据不是一个产业,而是一个基础的建设。十几年前可能我们认为的基础建设就是水电煤,到后来互联网也成了人们生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大数据这个概念在这几年说的比较多,不过我觉得不应该“说”这么多,因为这就是要去“做”的,然后通过稳定的信息共享中心,再去衍生出我们关注和投资的领域和鲜蘑菇。
 
  现在很多金融机构、信托保险机构在数据构建上的投入非常大,包括喜马拉雅FM也有一些测试项目,比如猜你喜欢听什么?加上我刚才提到的中医学与中医经验技术的云平台结合等等,这些都是要基于数据才能开发。任何数据对新经济来说,都是最基础的资产,而不是哪个企业必须要依靠大数据,哪些企业不需要。
 
  而在财务方面的风控,说实话,我们不可能每一个都投得准。财务风险的核心就是看前端。也就是我所说的看创业人、看团队、看商业模型等等一系列的前期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前期工作,才能在风险出现时及时管控,这就需要专业投资机构在前期把该做的事情(尽调、分析等)都做好,那么整个商业模型就都对了,这才能降低我们的财务风险。
 
  厚积薄发,展翅新天地
 
  高顿:您上面提及您是从媒体行业起步逐步转向到金融行业。是什么促使您决定跨行踏入银行、证券领域的?两个不同行业的工作,带给了您哪些不同的收获和成就感呢?
 
  谈佳隆:2006到2013年这7年间,我在人民日报社旗下《中国经济周刊》先后负责过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宏观经济、金融领域的报道,采访了许许多多的企业家、政府要员、金融大佬和智囊专家,并对中国从最基层到决策层的真实情况有了最为真切的体会和了解。可能在职业上也有“七年之痒”之说,也可能在人脉、政策资源以及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已经到了一定的阶段后,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厚积薄发”,总有一个声音再问我“还能接受新的挑战吗?要出去看看吗?”
 
  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加入了利得金融。这是与我熟悉的媒体行业不同,全新的工作领域。我服务于高净值客户为他们配置资产,并且配置资产的领域横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既有股权也有债权,这种转变也使我从实际操作领域对整个金融行业的理解更深刻了。在利得工作期间,我接触到包括前端的销售岗位工作为客户配置资产,以及中后端的研究市场、产品设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对于我工作的两个不同领域,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是我的左手和右手的关系,只有两只手结合在一起,才能把个人的职业规划描绘得更明确。回顾我十年的工作经历,我非常感谢我的媒体工作经历,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积累。包括对基层的理解、地方政府的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等等,我自己都有了深刻的切身体会。这对之后我分析整个中国经济市场环境,从事私募和金融行业,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同时,有这些非常宏观的经验后,我希望把那些有情怀有梦想的东西变成可执行的商业的产品。
 
  随着工作业绩的不断提升以及阅历的不断丰富,我有机会加入证大集团,协助戴志康先生参与了集团转型发展的工作,从品牌重塑、战略调整、再到私募投行,其实是一个勇于不断突破自己跨界转型的历程。证大本质上是一家充满家国情怀的企业,我没有理由不与这样一家与我工作、理念相契合的企业拼搏奋斗。特别是今年,我接手负责了集团的私募投行工作,这对我来说,又是一项充满趣味的挑战。
 
  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会是是未来10年的趋势。从目前来看从2010年起,这5、6年资产管理行业也是发展得最快**的。因为这是与社会发展程度,到一定阶段、人口的富裕程度,人口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我也希望可以将我的能力更好地作用在私募投行和资产管理领域,与我们证大全体员工一同努力,让市场重新认识转型后的证大集团!
 
  个人简介:
 
  谈佳隆先生,2006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2011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进修。曾长期任职于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宏观经济和金融领域主任记者,2013年加入利得金融服务集团负责品牌市场部门,并担任投资研究、资金募集等工作。2015年加入证大集团担任董事长助理兼品牌战略总监,2016年开始担任证大集团总裁助理兼私募投资总监,负责证大投资私募业务。曾参与中国信达资产对工商银行广东省不良处置工作,还担任汇丰(中国)工商企业服务部顾问、欧盟访问者项目(EUVP)成员。
 
  ▎本文作者李磊、杜智颖,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点击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索取:《2022年课程体系计划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