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律政佳人到金融精英——这专访太平资管许晨艳

从律政佳人到金融精英——这专访太平资管许晨艳

高顿2017-01-03
  拒绝常规,筑梦资管
 
  Q:高顿:据我们所知,您前不久从国内一家Top的律师事务所到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履新南方项目部高级副总裁。通常,如果律师到金融机构就职,**的是合规部门。请问,是出于怎样的机缘和考虑,您会直接选择项目投资而非法律合规?
 
  A:许晨艳: 进入金融行业前,我是一名金融律师。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了许多金融和投资银行方面的案子。有时候,一些客户会开玩笑地问我:“你究竟是一名律师,还是金融从业者?”客户的玩笑话点醒了我,让我开始思考“在我心里金融与法律到底孰轻孰重”这个问题。
 
  现在,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也告诉自己,金融与法律各有魅力,不分高下。一个和人打交道,侧重全局;一个和法律打交道,注重细节。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金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行业,它可以满足我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在做律师期间,我一直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它、钻研它。
 
  兴趣总是最能召唤一个人。年初,因为一个巧合的机缘,我加入了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太平资管”),终于从“围着金融打转”到“投身金融”了。通常来说,金融律师跳槽到金融机构,并不算特立独行,但是大多数律师会选择到后台的合规部门,我的“不同之处”可能就在于直接选择了前台的项目投资部门。
 
  事实上,一般企业的合规风控部门对项目的全局把控和风险了解情况相对滞后,但如果项目操作人员能第一时间了解整个项目的情况(包括项目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那么就可以防范风险于未然。太平资管是国资保险集团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不管是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还是牵涉民生安定的保险资金,都需要以稳健为资金管理第一要务。
 
  因此,我们特别重视风险防范,希望把项目风险防范放在最前端,而不是等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发现风险问题再去解决。这样的话,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资产管理的系统性风险。出于风险控制的强大动因,公司将我放在项目部的位置上,希望可以用我之前的一些经验(包括法律工具)帮助公司在项目初始阶段就把控风险。
 
  从法律界转投金融领域,从我自己工作的角度来说,变化不是特别大。之前我们做律师时会更多地关注细节,这个条款怎么写、架构怎么设计、客户执照是否齐全、这样做是否合规等;而现在,我的工作所接触到的内容变得更复杂、涉及面更广,需要从全盘的角度考虑问题,法律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除了法律,我们还会考虑会计问题和税务问题,它们把控金融风险最重要的三道屏障,不容有误。
 
  对于这次转型,我想说的是,我很感谢法律训练和律师经验给予我的积淀。在法律行业工作的十来年,使我具备了快速学习、持续学习且能够学以致用的能力。你知道,律师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特别是在转型期的中国,法律法规修订更新频繁,我们需要及时关注和深入研究。这种学习能力成为我做项目时**的帮手,让我能够逻辑清楚、反应迅速地从不同层面对项目可行性做出判断。
 
  当我进入太平资管的金融领域后,做律师的积累给了我很大信心和支持。但是,金融领域和法律行业也有不同。一个法律问题,大多情况下是非黑即白的,但一个金融项目能否落地,则未必有定论,这取决于合作各方的立场、利益及是否愿意相互妥协。现在,我不仅需要详读、参透法规,还得去看每个项目的交易结构、思考怎么去调整和融合,使其更容易获得各方认同。久而久之,我就会知道结构设计背后的真实动因,这样的结构雷区在哪儿,该如何针对不同情况予以调整等,而这些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
 
  险资入场,稳健为王
 
  Q高顿:投资总是收益和风险相伴而生。作为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您认为这和一般私募基金在投资驱动上**的不同是什么?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会有哪些侧重?为什么?
 
  A许晨艳: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吧!我们是由太平集团搭建的统一资产管理平台,为保险资金运用、金融资产运作和第三方资产管理提供专业化管理和可靠保障。而我们团队是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一个事业部,办公室位于深圳,与我们太平集团的总部香港隔江而望。
 
  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它起源于保费的资金应用,通过资金运用获得保费的保值增值,而随着金融脱媒进一步深化,保险资产管理由以前的单一资金管理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以及投资银行等综合金融领域延伸。
 
  简单来说,我们的投资范围可以分为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以及现在非常引人注目的资产证券化类的项目投资。我们的团队在上述三个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作为太平保险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2015年的管理规模为8000亿人民币,其中不仅包含我们太平自有资金的管理,我们同时也为一些大型央企、国企的企业年金及中小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资产管理。
 
  作为中国太平盈利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资产管理业务是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综合经营、价值持续成长和可持续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柱。我们不仅会看项目的收益率,还会更多地把目光放在与集团保险业务有交叉场景的或者与有联动业务的领域,比如:医疗、大健康领域。
 
  和一般的私募基金**的不同点在于,我们不会盲目追随市场热点去跟风投资。比如,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直播产业,虽然它带火了一批网红,正成为移动应用的未来趋势,但它跟集团业务没有交集,我们就不会去投资。太平资管只会跟随我们集团的战略方向来调整投资方向,这是把集团效益**化的方式,也是较为稳妥的投资战略。
 
  在我们8000亿的资产管理规模中,有一部分是大型央企、国企的企业年金托管。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太平资管作为他们的资金托管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不仅看中我们资产管理的能力,更认同我们稳健的投资风格。像之前提到的,我们做资产管理,首先就是要保证资金是稳健的、并且是可持续增长的。
 
  在金融机构中,一般资产管理可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标准产品(股票债券类),二是非标准化产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非标产品”),主要是以债权投资和股权投资为主。我们南方事业部主要是以非标产品的投资和运作为主,相较标准产品,收益略高,风险也略大,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利用专业知识,在财务、法律和管理方法上充分防范风险。同时,**化我们的投资效益。
 
  近两年,保监会逐步开放了保险公司对非标产品投资的限制,非标产品在公司资产配置中所占比例随之增加。诚然,这种变化较明显的提高了公司资产配置组合的投资收益,同时,也使我们的风险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把控非标产品风险,将标准产品和非标产品相互调节、互为补充。因为重视风控,我们太平的非标产品投资状态和收益结果都不错,特别是在标准产品收益走低,大量资金找不到优质项目的情况下,我们的投资策略及资产管理能力为客户所认可。
 
  资产错配VS.投资有道
 
  Q高顿:大家知道,现在中国经济下行,投资风险增大。作为具有法律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您认为甄选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时,有哪些风险需要特别注意?在风险控制与项目推进方面,该如何保持平衡?
 
  A许晨艳:首先,我们太平投资的项目,一定会确定是没有法律风险的。针对股权投资项目来说,项目本身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主要看是不是合适,特别是投资新创企业,其市场地位,市场规模、创始人团队、发展趋势等都是我们关注的要素。但是,我们最看中的是,所投项目是否与我们集团的保险业务相对契合、或是互补。比如医疗和大健康行业。
 
  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还处于中等发展阶段,市场机会和优质项目比较多,投资医疗和大健康行业投资是一个大的趋势。反过来呢,它们和保险行业关联度非常高,可以为我们集团主营的保险业提供其他投资机会。比如,我们投资的美年大健康,它不仅可以为我们带来投资项目上的收益,还可以为我们母公司太平保险带来海量个人健康管理数据。在如今数据为王的时代,这些健康数据对保险公司来说是很有价值的。除此之外,健康体检康体检行业的积极布局,也为太平专业化的“养老产业”获取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如果非要说哪些风险应该特别予以关注,可能很难一言以蔽之,毕竟不同项目情况各异,需要具体案子具体分析。但我想说的是,不盲目追求投资热点,投资项目与主营业务相关,这些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导向。具体到每个项目和案子的风险,它们都是独立的,需要我们依照经验和专业素养去谨慎判断。
 
  现在网上有很多言论都在说今年是“资产荒”。什么是资产荒?资产荒是真的没有资产可以投资,但市场的情况当真如此吗?不是的,现在的问题不是缺少资产,而是市场的资源错配。因为利率下行,尽管很多资产是优良的,但投资者无法接受此类投资的低回报率,于是产生了一种无资产可投的焦虑感或错觉。
 
  以企业发债券投资为例,可能只有3个点利率,不高,甚至可以说利率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风险得以保障,但大家还是不一定愿意投资。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却无法从银行或投资人手上融到资金,面临困境。草根金融平台的大量涌现就是一个体现。现在大家正逐渐认识到,不能一味地输血给大企业,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去扶持一些优质的创新型企业发展。
 
  在这个方面,我认为保监会做得很好,放宽了对保险行业股权投资的限制。但政策放开时间尚短,我们仍需要时间去摸索其中的风险利弊。作为一家央企保险公司,我们太平对风险的厌恶程度较高,前些年主要以股票债券这些标准产品为主,所以,在股权投资方面,诚实地说,我们的经验相对PE存在不足。
 
  股权投资的回报率往往不确定,投中了有可能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但一个“走眼”也可能是颗粒无收,打了水漂。为把控风险,我们初期尝试投资了一些比较好的创业投资股权基金,希望借助其丰富的操作经验来帮我们甄别项目。在此过程中,坐收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可以吸取它们的管理经验,加快自身成长。这对保险投资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除了股权投资,我们做得比较多的是资产证券化类的项目。目前,在我们团队里有好几个这样的项目。为顺应国家把资产盘活的政策,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商业楼宇、地产等重资产。除经营性物业贷之外,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将商业物业的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在国外REITs是非常常规的做法,但是国内的REITs由于受限于一些法律法规,更多是一些类REITs的做法。除了房地产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好信贷资产,比如说信用卡卡贷、汽车金融消费贷款,以及一些比较好的基础设施资产如水、电、煤、高速公路收费权等基础资产,我们正在做相关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投资的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两者该如何平衡?我认为,这涉及到一个投资组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要分开投放、分散风险。因此,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既包括收益稳健的债券融资,也包括基于稳定资产且风险透明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当然,还要寻找好的股权投资项目。在同一投资篮子内,资产证券化算是比较好的可以平衡风险和收益的金融产品。
 
  软硬兼修,入门金融
 
  高顿:金融行业一向被视为高大上的行业,进入门槛也相对较高,算是一群“聪明人”服务“聪明人”的行业。根据您的经验,如果想从其他行业转投金融业的人来说,您觉得哪些素质最为金融机构所看重?
 
  许晨艳:作为一名律师,工作的重点是在法律的范围内根据客户的需求出具准确的法律意见和报告。在金融行业,对于一个项目而言,不仅要负责各种报告,还要负责整个项目3~5年甚至是7~10年的投资管理,需要从各个方面反复论证。况且,随着时间推移,项目会不断进展,同时整个市场也会变化,所以我们需要综合把控,放眼全局。可以说,现在的工作更具挑战性,也更有意思。
 
  那么,怎么来入门金融,驾驭项目呢?在金融行业中,通常来说需要具备两大类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法律、会计和税务等专业知识属于硬实力,这是基本功,是进入金融行业的必备技能,不用赘述。我更想谈的是软实力方面的能力。软实力是一种把控全局的能力,包括商业敏锐性、沟通交流方式、人际网络等。
 
  以沟通能力为例,金融从业者与律师**的区别在于,律师和客户的沟通更多是以文件书信的方式来进行,但在金融行业里,我们基本上都是直接和客户沟通,沟通能力可能会在整个软实力中比较高的比例。我们现在面试新员工,除了会看他的硬实力,同样会综合考评他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说到沟通,我想说明的一点是,能说并不代表会说。很多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其中80%都是没有用的信息。从我个人工作经验来看,律师工作非常锻炼人不说“废话”的能力。律师这个职业基本上是靠小时收费的,哪怕白加黑不停地工作,每个人一天的时间也只有24小时候,所以我们说话往往言简意赅、直击重点。
 
  回到我现在的金融工作上,我们与投资者、企业内部、政府相关人员、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都必须做到会说,说到点子上,说得有助于合作。归根到底,有效沟通的秘密在于知道事件的核心点、难点和痛点。比如,我们想让客户让步某一个条件,那就要告诉客户这一点为什么是不行的,不可以执行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调整才能合规?最为重要的是,要告诉对方合规后,双方的利益点是什么,毕竟只有win-win才能够达成合作。
 
  有时候,客户不是故意要为难金融机构,只是隔行如隔山,他们不懂金融行业的法律和规则罢了。此时,我们的角色就会类似于一个医生,与客户的每次会面(Meeting)都像是次诊疗,要对他们望闻问切,要知道他们的需求和痛点,分析他们自身的情况(行业背景),然后再为客户开出正确处方(方案)。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软实力就是人脉,这在任何行业都很重要,只是金融行业可能比较明显一点。人脉考验的是金融从业者平时工作的能力、人品及一些积累,这是一项综合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沟通能力还是人脉,对于职业经理人在金融业内部的上升都至关重要。由于刚转行到金融业,我算是还在路上的新兵,还需要不断地修炼。
 
  掌握平衡,优雅从容
 
  高顿: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金融从业者,您认为性别对于您的日常管理和项目开展是一种优势还是劣势?我们知道无论是金融业还是法律业,工作节奏都非常快,对于女性而言,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永远是个无法避开的话题。请问,在这方面你是如何做的?
 
  许晨艳:说实话,作为一名女性,在职场上优势和劣势是并存的。具体来说,女性的优势是有亲和力,客户可能会觉得女性更有细腻婉转,与他们交流时不会对其产生强势对抗的压迫感。上面我们说到了沟通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女性在沟通能力这一软实力上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至于劣势方面,我并不认为女性比男性有什么显著的劣势。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劣势的话,我觉得可能是天生体力和体能上会让我们的工作时间和强度上不及男性,并且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专心应对挑战。这算不算女性的一种劣势?其他的,我个人认为,在金融行业中,男女之间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这是一个高度智力较量和情商较量的行业,只要软硬实力兼备,无论男女,都各擅胜场。
 
  即使以前做律师或是现在项目非常忙碌的时候,那也是有一个限度的。因此,我认为工作和生活是可以平衡的,并不是非此即彼。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管是律师也好,金融人也好,都是“加班星人”,有上班没下班。虽然这是两个行业的常态,但其实我认为会有这样的情况可能还在于个人没处理好:一是可能工作效率有问题,二是时间规划得不够好。
 
  我有一个原则,今日事今日毕,因为我很“贪心”,我希望既可以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也能抽出时间陪伴我的家人。做律师的时候,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结束后,需要加班赶合同是常有的事。有的人会选择在办公室继续加班,但我会先回家陪我的家人吃饭、与我的孩子一起玩耍,这样我可以把自己从紧张忙碌的状态中暂时抽离出来,得到真正的放松。
 
  等家人和孩子睡觉后,我再开始加班。这样不但我陪伴了我的家人,紧绷了一天的弦在短暂放松后“加班时光”也变得更有效率。可能每个人放松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欢留在办公室,一鼓作气加班完才回家;有的人喜欢跑步,践行中产阶级新信仰;还有的人喜欢听音乐散步……对于我而言,陪伴家人,安静下来,就是**的休整。
 
  现代社会的工作节奏很快,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式,在家庭与工作间踏准一个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规划得当,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幸福度。我愿意为工作释放自己的能力与激情,也希望陪伴家人共享温馨时光,目前来看,自己做得还不错。我想,这或许就是自己作为一名女性职业经理人**的状态吧。
 
  简介:同济大学法学学士,曾任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专职律师,执业方向主要以信托、私募基金、保险等领域的投融资业务以及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主。现任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南方事业部高级业务副总裁,主要以保险领域投融资业务为主。
 
  ▎本文作者李磊、杜智颖,来源高顿。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

点击查看更多

相关内容推荐

索取:《2022年课程体系计划表》【新】